6月19日下午,“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以“数实融合·智创未来”为主题,围绕跨国合作、AI算力与垂直大模型研发等议题,深度探讨中国AI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的创新路径。
作为传统工业制造大省,山东将人工智能作为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目前,山东拥有35家国家级智能工厂,数量居全国第一,108个全国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覆盖工业全链条,丰富的场景成为人工智能落地的天然土壤。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济南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亚历山大·赖科夫对山东深厚的产业沃土和科创生态感受深刻:“在山东生活和工作,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科技摇篮。依托山东在超级计算方面的强大实力,我带领团队开展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科研成果已在化工、钢铁、数字经济等行业落地应用。未来计划与更多科学家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汇聚跨学科专长和国际人才,解决计算能耗等关键问题。”
山东的探索不止于技术应用,更在于构建适配人工智能发展的制度环境。论坛期间,省科技厅副厅长祝恩元推介山东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政策:“我们发布《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构建起覆盖人才引育、技术突破、平台建设、金融扶持、企业培育的全周期政策体系。对顶尖人才‘一事一议’最高支持6000万元,每年布局150项以上基础研究项目,支持生成式智能、具身智能等重点领域科学家勇闯‘无人区’,设立梯次衔接的创新平台体系,以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举措,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
“企业出题、科研答题”,山东科技大市场正是政策落地的关键节点。自2024年5月运营以来,这个汇聚767家科技服务机构、7.8万项高技术成果的综合服务平台,已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2.1万家,金融赋能企业2.16万家,重大成果成交数1321项,成交金额13亿元。
在跨国公司的视野中,山东的多维场景优势正是培育“人工智能+”的绝佳试验场。“AI时代只有合作才能共赢。”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战京涛表示,“西门子愿意和山东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出客户能够看得懂、买得起、装得快、用得好的AI解决方案。期待政府、企业、高校组成一个联合体,共享机遇,共创价值,共赢未来。”(白晓)
http://sd.people.com.cn/n2/2025/0620/c166192-41266107.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