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打造“最治愈”新消费

来源: 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25.06.20

动物园内的文创店

■ 本报记者 何晓曦 文/图

悠闲自得泡脚的熊猫“九九”,独自在湖心木板上划水的猴子,玩着“自由脖击”的长颈鹿,用小指头轻轻从竹筒里抠食物吃的狨猴……走进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像是进入了动物们有爱的大家庭,园里打造的温馨环境让人放松和开心。

“这是我来过的最治愈的动物园。”一位游客对记者表示,“真的是每一处都有满满的细节,太适合带小朋友来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沈园长花了很多心血打造的本土物种保育区。”

“这里的动物不用被迫营业,更不用训练为人类表演,它们只是神态自若地晒着太阳,和人一样享受这一天里最温暖的时光。”

动物园内的Zoo咖啡

商业价值与情绪价值并重

zoo walk生出新消费场景

随着红山森林动物园的爆火,一种新的游览方式——“zoo walk”应运而生。一位游客表示:“这并非刻意追求时尚,只有真正到访过红山森林动物园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zoo walk’与普通逛动物园的不同。”

红山森林动物园倡导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不为观赏而打扰动物的生活。园长沈志军因此被称为“网红园长”。“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红山森林动物园的狼群世界。咦,狼群似乎不在家?别担心,我们将漫步园中,感受每一份生机。在这里,动物们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只需专注于自己的日常。当然,如果它们选择独处,我们也应尊重其选择,保持距离,不打扰。”

这段话正是红山森林动物园核心理念的体现:“任何生命的意义都不在于被他人观赏。”这种尊重生命、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正是沈志军所倡导的,也是他成为“网红园长”的原因。他的相关短视频在某平台播放量近千万,点赞超30万,广受好评。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始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1026亩,来自世界各地的260余种3000余只珍稀野生动物栖居于此。红山森林动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红山森林动物园注重服务供给能力提升,从“体验经济”“IP经济”“融合经济”三个层面开展创新,打造“红山品牌”“红山服务”,转型成为商业价值与情绪价值并重、商文旅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综合服务消费场景,持续将动物园的“头回客”转变为“回头客”。2024年动物园接待游客797.2万人次,同比增长20.8%,总营收自2020年至2024年提升了3.73倍,近3年营收年均增速在60%以上。2025年,在全国清明小长假热门景区排名中,红山森林动物园位居全国前10位,全网品牌传播力达76亿,被誉为“中国最有温度的动物园”。

“动物本位”迭代升级

打造“体验经济”

红山森林动物园在硬件改造上持续推进,自筹资金开展老旧场馆“沉浸式改造”,摒弃铁笼子、水泥地、厚玻璃的“圈养”方式,因地制宜布置假山、林木、洞穴、水池等景观,2009年以来共改造各类场馆24个,其中中国猫科馆成为大陆第一家被国际权威机构世界动物园与水族馆协会收录的场馆。注重引进各类珍稀动物,目前展出各种野生动物260种、3000余头(只),无论是物种还是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并成为大陆唯一能观赏考拉的公立动物园和唯一同时拥有熊猫、考拉和大猩猩的动物园。

进入“冈瓦纳景区”,记者穿梭于大树之间,与动物们来了一场亲密互动。馆里种植了大量的香樟、朴树,还有各种挂果类植物,如棕榈、女贞、海棠、桑树、枇杷等,为动物们提供天然食物。这里有来自南美洲、非洲的多种灵长类动物,如环尾狐猴、黑白疣猴、红吼猴、红背须僧面猴等,还有火烈鸟、澳大利亚的鸸鹋、鹤鸵、水豚、豚鼠、考拉等众多小动物。白面僧面猴“杜杜”绝对是动物园初代网红,也是当之无愧的顶流,它的出现引发了游客无数尖叫:“杜杜好可爱啊!”“杜杜看我们啦。”

在这里,动物呈现了最放松的自然状态,吼猴在高声歌唱,长臂猿在树冠间自由穿梭、尽情摆荡,而游客则“客随主便”,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它们最真实自然的生活状态。

本土物种保育区也是红山森林动物园人气最旺的区域之一。一只顶着绿藻结束冬眠的扬子鳄引发网友调侃:“是睡得长绿毛了吗?”这一区域位于园内大红山的半山腰处。“整片区域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我们希望它一直处于一种不断的良性循环互动之中。

场馆入口处的有机农田,种植了少量作物。所施加的肥料为厨余等垃圾收集后发酵的肥料,并且不施加农药,让场馆附近的昆虫尽情帮忙授粉,并且这些作物还可以为需要的生物提供一定的食物。光照良好区域的作物还可以作为天然的屏障,在视觉上对入口和出口进行一定的隔离,保证游览体验。”动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多样生态系统的集中展示,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一次性感受到多元生态系统的斑斓之美。

细尾獴馆的设计独具匠心,游客亲切地称这里为“颅浮宫”。动物园特别打造了一个地下通道,游客可以钻入其中,通过一个位于场地中央、形似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奇特结构,透过玻璃,向地面窥视,感受獴的日常生活。“我们在观察它们,它们也像是在观察我们。”一位游客表示。

“品牌效应”不断扩大

打造“IP经济”

红山森林动物园挖掘动物个性,打造园区明星动物IP矩阵,成功推出了考拉“柠檬”、白面僧面猴“杜杜”等动物明星,并设计了一系列文创产品。一位游客笑称:“在红山,没有人能守住钱包。”

无论是撞脸“无脸男”的白脸僧面猴“杜杜”、爱蹭屁股的大熊猫“九九”,还是温柔可爱的考拉“茉莉”以及孟加拉虎“汪小白”、金丝猴“瑞瑞”等,它们都个性鲜明、充满魅力,深受游客喜爱。动物园文创商店除卡套、雨伞等实用产品外,还推出红猩猩“小黑”画作等特色产品共200余种。

红山森林动物园文创的供不应求离不开走心的设计,这些高人气的周边充分参考了饲养员、志愿者和铁粉的意见,在设计时融入了故事、情感和流行话题。前段时间鹈鹕吃“同事”上了热搜,被网友们称为“行走的饭盒”“大嘴夹一切”,红山森林动物园随即推出“鹈鹕包”,用“大嘴”作为容器部分,夸张又不失可爱的形象设计一经上市就成了爆款。

红山森林动物园还加强IP联名商业运作,与迪士尼影业知名IP“狮子王”合作开展“荣耀王国探险月”活动,以沉浸式互动场景融入商业综合体,授权南京城北万象汇联名打造“空中动物园”全国首展,与肯德基、喜茶、盒马等餐饮零售品牌跨界营销,推出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拓展新媒体宣传形式,多平台运营自媒体账号,结合动物园特色,创建线上Zoo商城,吸引大量企业团体参与。

商文旅产学研一体

打造“融合经济”

红山森林动物园发展带动周边的住宿、餐饮等消费火热。舒适型、高档型酒店相继落户,房间价位甚至达到南京最火的地段——新街口周边水平。周边盐水鸭、皮肚面、鸭血粉丝等特色小吃店也相继成为外地游客的美食打卡点。

目前,红山森林动物园正与玄武区谋划推进“环红山”商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周边住宿、餐饮、购物等配套水平,策划“两日游”产品,带动“吃住行游购娱”消费,更好把外地客群“流量”转化为在地消费“增量”。根据游客年龄、地域等结构特征,积极开发“上下铺昼夜营”“动物园生日会”等夏令营、幕后之旅、三天两夜游等研学产品,加强知识教育、认知培养和行为引导,创新教育服务消费新模式。2024年,红山森林动物园开展研学活动服务超1.66万人次,其中成年学员55%,外地学员90%,研学服务收入超600万元,成为南京的现象级商文旅融合消费IP。

红山森林动物园还践行ESG理念,积极开展动物粪便肥料转换、光伏发电,以及废弃塑料瓶、厨余垃圾、雨水回收利用。动物园开放“云认养”、线下认养小动物,在Zoo商城中上架动物们的周边,如用动物粪便做的有机肥、猩猩“小黑”画的画等。在定期举办的认养人幕后体验活动中,在“动物丰容工作坊”,认养人还可以亲手制作猩猩的藤蔓玩具、小熊猫的嗅觉刺激包等丰容玩具,成品经消毒后投入展区使用。

https://www.comnews.cn/content/2025-06/20/content_5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