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盐城5月27日消息(记者王姝姝)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的荷兰花海,四季流转,郁金香、百合、玫瑰次第绽放。这里是中国连片种植郁金香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以异域风情吸引着八方游客,更悄然编织着一张乡村振兴的经纬网——周边村庄的农户执起园艺剪与育苗铲,从“靠天吃饭”到“与花共生”。
荷兰花海(央广网发 李文浩 摄)
近代实业家张謇兴垦植棉,邀请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兴修水利,荷兰花海景区的建立让人们记住了这段历史。如今,景区的文旅效应也给周边村庄带来新气象。从冷链运输车轰鸣,到电商直播间吆喝,花农育苗、劳作,作息随花期轮转,共同促成了四季常绿的芬芳经济。
从棉农到花农,村里流转土地,富余劳动力可以选择到城区务工,也有人在家门口找到了称心又擅长的工作。
“一年忙到头,闲不下来。”苏春林是荷兰花海的“运输员”之一,“我是拖拉机手,以前也种地,现在就是运花。”让他心情不错的,除了每日穿梭于鲜花之间,还有收入提升了。
除了土地流转的补贴,村民们每日务工费七八十元,而苏春林作为“技术岗”,工资还会再高一点。
“我们周边四个村的村民有的参与育苗,有的承担运输等劳务。目前我们村有几百人在荷兰花海工作。”大丰区新丰镇全心村党总支书记奚圣军介绍,村民们有奔头,村集体也不能落于人后。大丰区因地制宜发展手工经济、特色经济、庭院经济、辅房经济、劳务经济和农旅经济六种增收模式,让老百姓家门口安享幸福晚年。
最近,全心村将目光转向林下资源。“我们在和荷兰花海沟通,如何做好林下经济、做好农旅经济。”对于新丰村的下一年、下一个发展阶段,奚圣军充满期待。
https://js.cnr.cn/qxlb/20250527/t20250527_527186532.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