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渣做环保餐具 饮料瓶变时尚单品

来源: 南宁晚报   发布时间:2025.06.24

用废旧饮料瓶制成的遮阳帽和包包吸引参观者。记者韩沛摄

甘蔗渣“变身”可降解餐具。记者韩沛摄

甘蔗榨糖产生的蔗渣“变身”成为一次性可降解环保餐具,喝完的饮料瓶制成时尚的遮阳帽……6月23日,2025年广西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在南宁正式启动,活动现场展出的各类环保创新产品吸引了参会者的目光。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通过展示节能降碳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启动仪式现场,由制糖废弃物甘蔗渣制成的环保餐具成为焦点之一。据介绍,这些餐具用甘蔗渣制浆后模压成型,具有高强度、耐油耐热、可完全生物降解等特点,能有效替代传统塑料餐具,减少“白色污染”。在另一侧的展台上,由回收饮料瓶再生制成的帽子、手提包等日用品,则让参观者对塑料的回收利用价值有了全新认识。

此次活动是落实国家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启动仪式上,相关部门展示了全区在节能降碳、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取得的成效,25家企业现场展示了节能技术和绿色产品。

节能宣传周期间,全区将围绕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全社会节能降碳意识。

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南宁市持续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新能源电池、高端造纸等优质产业占比不断提升。今年一季度,全市能耗强度同比下降7.27%;2021—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9.9%,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13.6%。目前,全市拥有25家国家绿色工厂、39家自治区绿色工厂,数量居全区首位,已成为全国新能源电池重要生产基地。

在能源领域,南宁市实现了里程碑式变革。陆上风电资源储备量提升至859万千瓦,国内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广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相继落地。2024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143万千瓦,同比增长73%;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76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56%,首次实现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过半”,为绿色发展筑牢能源根基。

南宁市持续优化运输结构,低碳交通网络的完善,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选择。2024年,南宁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7.39%,巡游出租汽车100%实现清洁化,公众绿色出行率达80.28%,南宁成功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

节能降碳的深入推进,让绿城生态底色更加亮丽。2021年以来,南宁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6.3%以上,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前22位;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邕江获评“全国幸福河湖”,那考河生态整治项目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生态福祉,正成为南宁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记者 韩沛)

http://gx.people.com.cn/n2/2025/0624/c179430-4126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