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奔“县”去!——下沉潮流中衡水县域旅游的崛起之路

来源: 衡水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6.24

夏日的大运河故城段,岸边传来此起彼伏的快门声。石家庄摄影爱好者王晓峰正猫着腰调试镜头,他身后是十余名架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我们从衡水湖拍完青头潜鸭,又来到故城大运河边拍白鹭、苍鹭。”王晓峰擦拭镜头的动作,透着都市人难得的专注。他相机存储卡里的内容从“黄山迎客松”和“大同云冈石窟”变成了连续3天在衡水对鸟类的追踪记录。“在这里,那种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很好!”王晓峰感慨道。

从王晓峰拍摄的岸边往西北12公里,便是一代大儒董仲舒下帷讲学之地——故城县房庄镇董学村。故城县通过整合运河文化、董子文化资源,在这里建设了以国学文化研学为主题的董学园。衡水市区六年级学生王具涵正在董学园中练习天揖礼,母亲李钰娟在一旁用手机镜头捕捉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去年在上海迪士尼,孩子只记得排队时长。”李钰娟擦拭着儿子脸上的汗渍说,“现在他能说出‘束脩六礼’的典故。”

携程发布《2024“五一”假期旅行总结》显示,“五一”假期,旅游下沉化的趋势更为明显,县域旅游消费正在快速崛起。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马蜂窝联合发布了《中国魅力小城旅游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游客群体主动避开热门城市,在性价比优势突出、文旅产品供给不断丰富等多重因素之下,县域旅游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县域旅游目的地也正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资源整合、营销创新等挑战。如何将“偶然”转为“必然”、将“流量”化为“留量”,是县域旅游亟待破解的课题。

当然,这里定然有衡水的答案。

正如故城县故投文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宁宁所言:“我们不做景区的搬运工,要做文化的继承者和生活的传递者。”这位刚刚获评国家级荣誉的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给出了一个答案:这场静悄悄的旅行改变背后,是衡水县域旅游突破的精准卡位——当遇上乡土的新鲜感和文化的接近感,“诗与远方”有了更接地气的注脚……

“不是热门旅游大都市去不起,而是奔‘县’更有性价比。”“‘五一’假期,我坐在周窝音乐小镇的咖啡馆里,闻着泥土香、听着音乐,太惬意了!”“等放假了,咱们带着孩子去饶阳县诗经文化广场吧,能玩也能学知识。”市民李艾琳的闺蜜微信群已经开始有了这样的打算。

所谓奔“县”,便是不再扎堆前往热门旅游城市或知名景点,而是选择前往体验那里独特的人文沉淀与自然风光的县城。在热门旅游目的地人满为患、旅游体验大打折扣的背景下,一些藏在“深闺”的“宝藏”县城走进大众视野,渐渐热闹起来。

“有人把这样的奔‘县’之旅,称为一场逃离都市的精神迁徙。我认为,以此来形容衡水县域旅游,是非常准确的。”河北传媒学院专家王贺新说,“当然,对于衡水来说,不止于‘县域’,还包括衡水湖。”

在市区宝云公园停车场,35岁的太原游客冯铁正坐在房车旁,在手机上编辑刚从冀州古城遗址拍摄的视频。“真没想到衡水还有如此‘宝藏旅游点’,我还在考古营地挖了‘文物盲盒’,真的不虚此行!”冯铁说,“明天睡到自然醒,再去武强周窝音乐小镇转转。我打算多住几天,毕竟旅游就是要放松。”

抛开性价比,许多县城还能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旅行印象。目前,许多游客已经对千篇一律的网红打卡审美疲劳,人们不想再被“想你的风”路牌和“流水线公主”旅拍包围,反而更愿意回归旅行本质,寻找差异化的旅行体验。

今年“五一”假期,周窝音乐小镇连空气里都是音乐的味道。

为期四天的“拾光音旅·chill周窝”主题音乐生活节,成为这里的亮点。每日10时至11时,不同风格的乐队轮番登场,从管弦乐、民谣到轻摇滚,满足多元审美需求。在“声光共鸣·LightUp湖心”环节,游客在欣赏音乐时,将写满心愿的荷灯放入湖水中,感受音乐与自然交融的浪漫。

当乡土的气息与音乐的不羁碰撞在一起时,带来了一种别样的美。虽然几天内有2.5万游客涌入周窝,但那份田园的放松感,早就把城市的焦虑感排解得一干二净。诚如山东青岛游客李舜说:“在周窝,能感受到那种随性而至的闲适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治愈体验。”

“诗与远方”的当代诠释,正在衡水的各个县城完成着从景观消费到生活美学的价值跃迁。生活的惊喜往往藏在这种不完美的真实里——或许是一碗带着柴火气的农家饭,或许是转角偶遇的百年老槐树,这些无法被标准化复制的瞬间,才是旅行最珍贵的馈赠。

近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各市农业农村局推荐了73条“夏纳凉”系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衡水市4条线路入选。这4条线路分别为:冀州区古韵乡情文化之旅;“槐”抱夏天、花香有约之旅;科技田园双景解锁缤纷体验之旅;一路奔“阜”夏日田园生态游。

这,又是一组不错的选择。

https://www.hsrb.com.cn/detail/17507468512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