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5日电(记者 石睿)24日,六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促消费政策进一步加码。
1-5月,消费成为经济数据中的一大亮点。前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较一季度有所加快;5月,社零同比增长6.4%,创下了2024年以来月度最高水平。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消费增长加快主要原因是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前5月,受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的家具、通讯、家电零售额增速都在20%以上。不过,由于以旧换新政策的对象主要是耐用品,短期内重复发生消费的概率不大,以旧换新政策的效果未来可能会有所减弱。
接下来,支持消费增长还可以从何发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近日在第40期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上表示,理解决定中国消费背后的力量,可以更有针对性在促消费、扩内需方面发挥政策力量。
张斌分析,居民消费与GDP、初次分配、二次分配、消费倾向密切相关,对中国居民消费增长最大的影响因素是GDP增速,消费倾向、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影响依次递减。因此,用足逆周期政策,将是短期内提高居民收入和预期,扩大消费见效最明显的政策。
此外,他还建议,近期可考虑局部试点推进鼓励生育、都市圈建设和农民工安家政策,以上政策有助于提高部分居民的消费倾向。
提振消费的中长期政策包括二次分配政策和产业政策。张斌介绍,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是未来中长期内提高消费倾向的关键依托,需要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产业政策重点是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有助于提高全社会收入增长,改善初次分配,支撑未来中长期消费增长。(完)
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5/06-25/10437826.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