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社会科学院相关报告预测,到2035年,中国邮轮市场将达到每年约1400万游客,入境外国游客每年约420万人次,中国邮轮经济总量约为5317亿元人民币。作为全球邮轮、游艇经济的重要新兴市场,中国近年来发布多项政策力推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市场呈现蓬勃活力。
美国ShipTechnology网站此前报道称,自2023年以来,中国邮轮市场一直稳居亚太地区邮轮旅游业的领头羊。国内外邮轮公司纷纷在中国加大运营力度,其中推动力之一便是中国为邮轮乘客推出的便捷签证政策。这一政策不仅简化了出行程序,更为全球游客打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在邮轮度假体验的创新方面,中国的邮轮企业则聚焦于“邮轮+文化”这一独特发展战略,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个性化的高端度假体验。此举不仅提升了旅游品质,更让文化与旅行的融合变得前所未有的深刻与富有吸引力。
点击查看大图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爱达邮轮
根据爱达邮轮提供给观察者网的资料,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将于2025年9月至12月间推出“国粹京剧·扬帆出海”主题航季活动,6月24日,国家京剧院与爱达邮轮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中国的京剧艺术有了常态化的国际传播平台。
该主题航季将通过京剧演出、主题讲座与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落实“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邮轮+文化”融合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海上文化新范式。
京剧演出将分为两大板块呈现,主舞台设于邮轮千人剧院,集中展现传统大戏和红色经典剧目;同时,在“爱达广场”、海滩俱乐部等地标性场所将上演《拾玉镯》《三岔口》《霸王别姬》等折子戏片段,使度假宾客得以近距离、多角度欣赏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强调,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跟着演出去旅行”文化旅游套餐,丰富邮轮、游艇等旅游产品,支持在邮轮上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新产品、新场景,推动国际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建设,打通从船上到岸上的消费场景。
缪沐阳表示,国家京剧院和爱达邮轮携手合作,是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向深、向实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邮轮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有力行动。双方以“国粹出海”为主题,将京剧艺术置于移动的“文化方舟”之上,不仅是剧场舞台的物理延伸,更是中华文化传播维度的一次创新性飞跃。
中国旅游集团党委副书记石善博指出,2025年,邮轮行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球客运量预计突破3770万人次。将国粹京剧艺术带上爱达·魔都号是文旅融合的开创性探索,是国之重器与国粹艺术的完美邂逅,未来双方携手在爱达·魔都号上精心策划京剧经典演出、文化讲座和互动交流体验等丰富活动,将不断深化“邮轮+文化”融合体验,为中外宾客献上丰富的精神盛宴,推动民族邮轮成为国家级艺术的海上展示平台、沉浸式文旅融合的创新体验平台、中华文化出海传播的示范平台,为推动民族邮轮产业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表示,国粹京剧选择邮轮作为文化传播载体,是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旅,更是一次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在这片蔚蓝的舞台上,京剧将以其独特的东方美学,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展开心灵对话。游客们亲手描绘脸谱之时,触摸到的是中华文化的温度;游客们沉浸唱念做打之中,感受到的是国粹艺术的意韵。艺术的生命在于交流,正如大海容纳百川而宽广,文化也因交流而多彩。当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走进京剧的世界,这种跨越时空、跨越语言的艺术共鸣,正是文明交流最美的姿态。
另据观察者网了解,今年6月28日至8月底,爱达·魔都号还将联合上影元开启“哪吒闹海”夏日主题航季,该主题航季将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典动画《哪吒闹海》为主题,创新推出沉浸式的中国动画互动体验,为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活力,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全球化传播开辟新航道,届时,邮轮度假宾客将开启难忘的海上国潮文化之旅。
https://www.guancha.cn/qiche/2025_06_25_780745.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