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新疆吉木萨尔县16.8万余头牲畜开启夏季转场。从“逐水草而居”到“与科技同行”,吉木萨尔县的转场之路,正用生态底色描绘出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
牛儿在夏草场上吃草 (任东升 摄)
转场“大部队”(任东升 摄)
在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轰鸣的货车与策马的牧民并肩而行,牧民赶着牛羊,沿着牧道和蜿蜒的河流向水草丰美的夏牧场迁徙。传统转场在机械化的加持下,跑出了转场加速度。
牧民都满·沙尕依的家距离这次要转场的高山夏牧场20多公里,过去骑马赶羊要整整一天时间,现在利用货车机械转场,只要2个小时,就能完成转场,节省时间成本的同时,还能减少牲畜损耗率。在进入牧场后,牧民仍会采用骑马、徒步等传统的放牧方式,避免车辆碾压草场造成破坏。
吉木萨尔县牧民都满·沙尕依说:“这次我们转场100多只羊,距离20多公里,现在道路也方便了,大概2小时就到了,小羊羔就用车拉,方便得很。”
机械转场 (叶钰 摄)
牧民赶着羊,沿着牧道向水草丰美的夏牧场迁徙 (任东升 摄)
当地夏牧场一般在每年5月底至10月中旬启用,牲畜转入夏牧场,约5个月的时间,能让羊平均增重10公斤以上,为牧民降低50%左右的饲草、饮用水等成本。牧民按照每年核定的载畜量放牧,还能享受每亩草场2.5元的草畜平衡补贴。
都满·沙尕依说:“羊转到草场,我们饲养成本降低了,我们也按照要求该转多少羊就转多少,不多放,这样对我们也好,对草场也好。”
转场不仅是畜牧业的“大迁徙”,更是草原生态的“调节阀”。吉木萨尔县通过划定轮牧区、遥感生态监测、严格监管进入牧场的牲畜数量等方式,保障牧场可持续发展。
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牧民转场的通行证 (叶钰 摄)
“吉木萨尔县确权到户的草场总面积583万亩,其中南部山区的夏季草场面积67.4万亩,今年,我们设置了9个检测点,聘用草管员20名,通过法治和草畜平衡宣传宣讲、草管员日常巡护和加大管控的方式控制牲畜头数,按照适宜载畜量,今年转场牲畜共16.8万头(只),根据前期测量,夏牧场牧草覆盖率达到80%,平均4亩草场能放一只羊,确保夏草场在合理利用的同时得到充分保护,全县转场工作计划于6月上旬完成。”吉木萨尔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沙恒别克·金斯汗说。
https://xj.cnr.cn/xjfw_1/tpxw/20250527/t20250527_527186115.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