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滨网讯(记者 周华婷 报道 张鹏 摄影)日前,由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滨海新区文化馆承办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滨城非遗嘉年华系列活动圆满落幕。活动期间,陆续推出了“非遗+普法宣传”“非遗+名家讲堂”“非遗+景区”“非遗+校园”“非遗+市集”“非遗+社区”系列活动,让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深闺,深度融入现代生活,生动诠释了“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的深刻内涵。
非遗展演展示 让传统技艺“活”起来
“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滨城非遗嘉年华主场活动在滨海文化中心火热开展。舞台上,滨海新区特色非遗项目接连上演,让现场观众充分感受到滨城非遗的独特魅力。
共享大厅内,大港剪纸、宫廷补绣、面人王工艺、大沽船模制作技艺,斑龙膏制作技艺、汉沽制盐传统技艺、汉沽女书民俗文化等非遗项目及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展位依次排开,吸引了市民和游客争相体验购买。“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滨城非遗项目的精品力作。从巧夺天工的宫廷补绣,到古朴雅致的女红艺术,琳琅满目,展示了滨城非遗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市民岳女士高兴地说。
与此同时,活动现场还开展了非遗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和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营造全民知非遗、懂法规、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非遗进校园 播撒传承的种子
系列活动期间,“大沽船模”、河头落子、太平葫芦烙画等代表性非遗项目走进滨城多所中小学。传承人现场展示绝技,带领孩子们亲手体验。大港欣苑小学的小王同学兴奋地表示:“原来烙画是这样烙的,比画画难多了,但特别有意思!”
活动将非遗知识巧妙融入美术、音乐、历史等课程,传承人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古老智慧与现代教育碰撞火花,在少年心中也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非遗进社区 老手艺点燃邻里温情
非遗进社区活动走进寨上街道朝阳花园社区、坨南里社区等。汉沽飞镲、汉沽评剧、蛏头沽虾酱制作技艺这些承载着独特地域文化和生活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作触手可及的生活气息,在社区邻里间流淌、共鸣及传承。
http://www.tjbh.com/c/2025-06-26/1447542.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