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外华媒看广东高质量发展”活动5月27日正式启动。应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邀请,来自五大洲的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名华文媒体负责人、资深记者和编辑,走进广州、阳江、珠海等城市,通过手中的镜头与文字,记录中国广东高质量发展进程。
当天上午,参与活动的海外华媒代表走进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参观走访,并采访十五运会广州赛区执委会相关负责人,了解十五运会赛事筹备情况。
世界华文媒体记者参观天河体育中心连连点赞。
记者迫不及待体验新跑道
“环场跑道很新,色彩很鲜艳!”不少华文媒体记者步入天河体育中心入口后,立刻被环场跑道吸引了。有记者迫不及待地走上跑道“体验”一番,还有记者指着天河体育中心周边的高楼大厦说:“在这里锻炼身体,还能欣赏城市风光。”
“天河体育中心全新改造的1000米室外环场跑道,是按国际田联认证的四星级跑道标准升级的,对跑步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锻炼场所。”工作人员介绍说,天河体育中心在这次升级改造中,采取局部翻新的方式,建筑形式上没有太大变化,优化主要体现在功能完善和景观提升方面,“经过翻新的天河体育中心已成为集专业竞技、市民健身、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城市运动新地标。”
当看到天河体育中心的中心草地大球场时,记者们感叹说自己耳目一新。平整如毯的草坪给人自然舒适的感觉,环绕四周的看台座席通过色彩方格的深浅渐变,营造出木棉花绽放时的色彩变幻。
记者们边走边看,发出连连赞叹。他们使用各种摄影器材和航拍机,全方位拍摄场馆的美景。来自葡萄牙的《葡新报》记者说,运动员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比赛。“我很期待在十五运会期间来到天河体育中心观看比赛,感受场馆的先进和舒适,也为运动员们加油打气!”
体育地标承载市民集体记忆
“1987年,天河体育中心作为第六届全运会主场馆诞生,见证了36年来天河区和整个广州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无数广州市民的集体记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副秘书长,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小燚向现场记者介绍说,天河体育中心作为广州全民健身的主阵地、主赛道,在十五运会前夕开启了新一轮的升级改造。今年11月—12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天河体育中心将承担重大活动任务和部分体育赛事。
朱小燚还介绍说,天河体育中心的升级改造是粤港澳协同办赛的缩影:“我们正在推动30个场馆与17个精致街区联动升级,赛后这些空间将转化为全民健身公园和城市文旅地标,真正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随着十五运会开幕式的临近,天河体育中心将以全新面貌,成为广州更新的标杆,更多赛事与文化活动将在此轮番上演,书写大湾区“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新篇章。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505/28/139995_54830465.htm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