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人工智能教学大赛颁奖典礼暨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设北京校区主会场和珠海校区分会场,副校长汪明出席会议。教务部(研究生院)、党委教师工作部、科研院、人才人事部、信息化建设办公室、校团委、各培养单位代表等160余人参会。会议由副教务长兼教务部培养处处长李昕主持。
汪明强调人工智能时代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师大作为教育领域的先行者,有责任积极探索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期望全校上下凝聚共识,面向未来,将本次大赛作为新的起点,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积极探索AI技术在教学评价、个性化学习、实践实训等更多环节的应用,努力构建“人工智能+X”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生态,培养更多能够驾驭人工智能、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27个教学单位的156件参赛作品,经过评审,62件作品脱颖而出。参赛作品充分展现了师生们在知识图谱、AR技术、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教学应用方面的创新成果。校领导和职能部门代表为获奖师生颁发奖杯和奖状,表彰他们在AI教学方面的创新。
在经验分享环节,京珠两校区获奖教师代表分别展示了各自的教学创新实践。教育学部王辞晓老师介绍了量化研究方法课程如何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实现多智能体协同教学;生命科学学院尹燕霞老师分享了如何构建“数据驱动—精准指导—个性发展”三位一体的AI实验教学体系;未来教育学院陈海老师展示了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运用大模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创新做法;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毛睿老师分享了如何运用大语言模型(LLM)赋能 Matlab 数理统计课程,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经验;化学学院刘坤辉老师介绍了物理化学智慧课程建设的经验。
京珠两校区获奖学生代表分别分享了参赛体会。化学学院李美泽同学展示了“AI赋能大学化学实验课”项目,该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AI助学、助教、助研、助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化学实验课中的诸多痛点。文理学院范永康同学分享了基于AI分层评价的高中生议论文智能诊断与成长系统——文心经纬,这一系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并找到合适的写作素材。
本次活动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后期北师大将进一步推广优秀经验和做法,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https://news.bnu.edu.cn/zx/zhxw/5ec4e5a0648a47e9a75bdd0fc98c86f6.htm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