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7月15日电(记者陈子薇)今年暑假,海南的孩子们有了新去处。
海南省五指山市畅好乡的爱心托管站中,头戴黎锦编织头巾、身着黎族筒裙的黎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朱燕荣正教孩子们唱民歌《放牛谣》,此时22个孩子也目不转睛地看着讲台上的老师和手中的曲谱。
黎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在海南省五指山市畅好乡为孩子们授课。新华社发
“老师,您头上戴的是帽子吗?”
“不是哦,这是我们黎族的头巾。”朱燕荣笑着回答。
朱燕荣听说乡里有了爱心托管站,马上报名成为了黎族民歌授课老师,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民族色彩。
“我想教孩子们唱黎族童谣,让他们更加了解本民族文化。孩子们都很乐意学,给他们上课非常开心。”朱燕荣说。
五指山市畅好乡副乡长黄璐介绍,爱心托管站平时是农家书屋。班里的孩子几乎都是黎族,父母多外出务工或在家务农。有了托管站,有了老师和志愿者的暑期安全护航,孩子父母也能安心工作。
“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是优先照顾对象,在开班前,我们在村里入户走访,希望有条件接送孩子的家长把孩子送来托管站,让孩子们度过开心、充实的暑假。”黄璐说。
据介绍,为解决家长暑期“看护难”问题,共青团海南省委牵头,海南省教育厅、民政厅、妇联等数十家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建设218个乡镇(街道)爱心托管站。
爱心托管站利用校舍、便民服务站、党群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场地资源,以“公益+志愿”为特色,面向6至12岁青少年,优先照顾城乡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新就业群体子女,以托管看护为主,同时提供课业辅导、安全自护、爱国主义教育、心理教育、科学普及、文体活动等多元化服务。
志愿者在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玉沙社区爱心托管站给孩子上课。新华社记者 陈子薇 摄
共青团海南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爱心托管站是2025年海南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从7月7日持续至8月31日,首批惠及近6000名青少年儿童。海南省共青团系统共招募教师、在校大学生、青少年事务社工等1467名志愿者,承担课业辅导、课程教学、心理疏导等工作。
http://www.news.cn/gongyi/20250715/8d8817bf2fc249a188e5fbf77c1f3cab/c.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