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酷暑,青年党员如何用画笔‘对话’乡村?”近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鞋绘慈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带着艺术的思考与青春的担当深入逍林镇福合院村,用创意与汗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青春答卷”。
团队用画笔为乡村“梳妆”。通讯员供图
团队成员先后走访村文化礼堂、鞋史馆、共富工坊及艺鞋业,细致梳理当地制鞋产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脉络,也真切感受到这一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家门口增收的鲜活实践。与此同时,他们更以贴心服务融入乡村日常,每天清晨四点半,成员们就从学校出发,准时出现在村里的爱心粥屋。盛粥、打包、递送到环卫工手中,一系列动作娴熟利落,直到六点多才伴着晨露结束这份清晨的温暖接力。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还用画笔为乡村“梳妆”。盛夏酷暑让户外作画成了挑战,创作不得不在晚上进行。有人专注勾勒线条,笔尖在墙面游走时带起细微的粉尘;有人蹲在地上调和颜料,手腕反复搅动让色彩在桶中慢慢晕开。路灯昏黄的光晕洒在斑驳的墙面上,也勾勒出同学们俯身创作的身影。
团队合照。通讯员供图
“熬夜画画确实累,有时握着画笔都想打瞌睡,但没人说过放弃。”队员吕家仪坦言。让大家备受鼓舞的是,每晚开工时,总有村民围过来好奇询问,随着墙绘渐显雏形,好评声越来越多:“原本灰蒙蒙的墙面,这下变得亮眼多了!”不少村民还特意带着孩子来看新鲜。其中,河道边的墙绘与一旁的和合文化宣传栏相映成趣,成了村里新的风景线。
“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画墙绘,调颜料是最大的坎。”大二学生王思语分享道,“纸上调好的颜色,画到墙上干透后会变样,只能一遍遍试、一点点改。但看到村民路过时驻足称赞,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墙绘落成当天,福合院村书记来到现场,为团队颁发感谢信和锦旗:“你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我村带来了青春活力与创新思维,为你们点赞!”
“乡村需要的不仅是美化,更是用心的联结。让文化传续,这就是青年党员对‘和美乡村’最生动的回应。”团队指导老师沈颖颖表示,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发挥专业所长,探索艺术服务乡村的长效机制,为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注入持久青春动能。
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202507/t20250722_31127081.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