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莉莉)7月23日,“法润三晋e法同行|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山西站”的成员们,走进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深入了解山西聚焦纪念馆,挖掘红色文化中的法治方法,创新法治宣教形式,推动红色文化与法治宣教融合的实践探索。
留言薄上写满了爱国和对祖国的祝福(王莉莉/摄)
“彭真生平业绩陈列”“高君宇生平业绩陈列”“中共太原支部历史陈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共太原支部历史留下的文献、照片、手迹、实物等藏品,辅以雕塑、场景复原、绘画、影视等手段,生动再现了太原支部成立的历史背景和领导山西工人、学生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
翻开留言簿,“爱国”“致敬”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我们每天平均接待观众2000多人,不少人喜欢把自己参观完的感受写在留言册上。”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馆长郭志军介绍,每年的6-8月是参观高峰,一些参观者在结束观展后,将自己的感触写到留言册上,留言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用书法,有的画画,都在表达对祖国和山西的祝福。
2020年11月,该纪念馆被确立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自此开启了传承红色基因与弘扬法治精神的新篇章。郭志军说,他们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的法治元素,推进建设红色法治文化阵地。此外,工作中创新举措,让红色历史资源焕发新的法治生命力。
参观完纪念馆后,孩子们在电子留言版上留言(王莉莉/摄)
https://local.cctv.com/2025/07/23/ARTI0uqfzFuOSm1nZ2v1wWIz250723.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