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如果问,什么是今年最火爆出圈的运动,那么攀岩肯定可以算一个。在全国各地的攀岩馆里,“向上”的热情持续发酵,来看记者在北京的探访。
在这家攀岩馆里,记者看到各项目区域岩友众多,一些热门线路需要排队等候,当有人登顶成功时,周围的人都会毫不吝啬地给予欢呼和掌声。
据了解,目前攀岩馆的新人体验课在200元左右,提供基础教学以及攀岩鞋、安全带等相关装备的租赁服务。老岩友的花费则主要在攀岩馆年卡、攀岩鞋与安全绳等装备,年均花费在10000元左右。
不仅是室内攀岩馆,室外的攀岩馆也人气爆棚。在夏日的夜晚,位于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这处攀岩园吸引了大量攀岩爱好者。
攀岩培训需求增长 装备销量快速攀升
随着攀岩运动的火爆,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也加入了学习攀岩的阵营。这也带动了相关培训市场的火热,攀岩装备的销量也随之增长。
今年9岁的曲奇,自4岁起开始学习攀岩,一直保持每周2—3次的专业培训。
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参加培训的学员主要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随着攀岩热度持续攀升,学员数量明显增加。
攀岩热也带动了相关装备销量的上涨。在北京一家销售户外装备的门店里,记者看到,攀岩相关装备一应俱全,前来购买挑选的岩友络绎不绝。
夏季骑行热力十足 新业态激发新消费
除了攀岩,今年上半年,骑行运动也热力十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骑行队伍,还催生出骑行拍照、骑友餐厅等消费新业态。继续来看记者的探访。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从檀谷商圈至戒台寺的骑行线路现在已经成为众多骑行爱好者的选择。专业骑行头盔、运动眼镜、防滑手套、专业的公路自行车——这些装备不仅能提升骑行安全性,也让长时间骑行更省力。
记者了解到,进入夏季后,从檀谷商圈至戒台寺的骑行线路,平均每天的骑行人数都超过4000人次,这段路全长约8公里,90%以上为山路弯道。普通骑友在1小时内就可以完成单向骑行,不少人在此拍照打卡留念。
从城市到郊外,随处可见骑行爱好者的身影,骑行相关装备的销售也随之走热。
随着骑行和户外活动的人气越来越旺,许多消费场景应运而生。不少商圈也在不断完善配套服务,逐步设置了骑行友好餐厅、骑行艺术打卡装置以及专门存放自行车的公共区域。
瑜伽健身风潮来袭 消费客群不断拓展
骑行运动结束,再来一场舒展的瑜伽,是个不错的选择。今年以来,瑜伽不仅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方式,更在消费市场上掀起热潮。
记者了解到,现在市面上瑜伽课单节在100元左右,年均花费在8000元到12000元不等。以前练习瑜伽的更多是年轻的白领女性,随着大家对于瑜伽的了解及对健康的需求,许多中老年人甚至男性都成为了瑜伽爱好者。
而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家主营瑜伽器材的商铺,经营户告诉记者,瑜伽垫、瑜伽柱、瑜伽滚轴都是店里的热销产品。
在浙江义乌这家生产瑜伽服的工厂里,各条产线的工人正在加大马力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工厂以前主要是做外贸生意的,今年通过加大内销市场研发投入,截至目前,工厂今年的销售量已达到100多万件,工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八月底。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服务消费和体验式消费的占比稳步提升。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从攀岩培训的火爆到城市郊区骑行人数不断攀升,从瑜伽馆里的呼吸吐纳再到运动相关装备工厂里的订单流转。曾经的小众运动走向了更多人的日常,也为传统零售和服务业带来新的增长点。这些点点滴滴的消费新动向,是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鲜活写照,体育流量也正在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经济增量,释放更大动能。
https://news.cctv.com/2025/07/28/ARTIpivNu15dBzLj4AivAYew250728.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