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徐珊珊)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简称“运博会”)开幕在即,记者从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3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运博会抢抓暑期热点、聚焦年轻群体、突出新兴业态,把运河市集、非遗创意坊等内容融入展区,打造互动强、科技足、体验好的沉浸式展会。
为了给观众带来别样的观展体验,本届运博会按照“展区即景区”“展区即商区”理念,打造可逛、可购、可玩的沉浸式展会。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新网记者 泱波 摄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最新打造的“运河奇境”等VR项目将在本届运博会亮相。展区规划了“古运流长”“四时游趣”“智探未来”三条特色打卡线路,此外还将设置“苏超”城市应援站,举办集章兑奖、主题展演、手作体验等系列活动。
为吸引年轻群体参观、参与,组委会特意把运博会举办时间调整到暑期。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运博会首次设立的文创展区,汇聚运河沿线重点博物馆、景区的特色文创1000余种,还专门布置了毛绒超市、“苏超”等特色专区。
会上公布,本届运博会运河沿线8省(市)64个城市积极参展,各地将带来最具地方特点与运河特色的文旅资源产品,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方式,联合向公众展示大运河千年文脉和保护传承成果。(完)
编辑:顾名筛
https://www.js.chinanews.com.cn/news/2025/0801/229494.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