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重庆市青少年创新学院、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科学教育专委会联合承办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重庆市选拔赛,在重庆育才中学启幕。此次大赛旨在普及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激发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创新热情,为培养航天后备人才助力。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范卿泽讲话。
“航天事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在航天和天文领域取得了众多重大成就,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豪情和凌云壮志。”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范卿泽指出,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的举办,旨在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重庆市已举办三届选拔赛,今年参赛人数再创新高,共有1446名学生参赛,加上800名领队,人数规模超2200人。他希望青少年创新学院进一步凝聚力量、搭建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希望评审专家公平公正评审,为建设重庆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活力。
九龙坡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邓新桦致辞。
开幕式上,九龙坡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邓新桦介绍说,作为教育大区,九龙坡区在科创教育方面成果显著,承办了多项全国性赛事,育才中学、川外九龙附小还被评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邓新桦表示,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是传承航天精神、培育航天人才的重要平台,在九龙坡区举办这一赛事,是科创教育理念的交流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展示。九龙坡区将以赛事为契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构建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体系,带动更多学生追逐航天梦想,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今年,重庆市选拔赛按照国赛组委会要求,开齐学段、开足赛道。众多参赛队伍和学生通过审核及初评,进入此次市选拔赛。他们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航天创意赛、“逐梦太空”火箭设计制作比赛、“筑梦天宫”挑战赛、无人机操作技能挑战赛等11项赛事的角逐。
选手正在专注比赛。
选手参赛设备封存区。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们精神抖擞、跃跃欲试。在机器人挑战赛区域,选手们专注地搭建结构、编写程序,争分夺秒地完成各项任务,展现出扎实的专业技能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创意类比赛现场同样精彩不断,选手们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面对评委老师的提问,思路清晰、侃侃而谈,充分彰显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选手介绍自己的创意作品。
比赛现场。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竞技的盛会,更是一次学习的契机。参赛选手们在比赛中增长了科学知识,拓宽了视野,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大赛也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航天技术的新奇大门,激发了他们对宇宙探索的向往与热情,有力推动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和科普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http://www.cq.xinhuanet.com/20250526/95a4e4d322824176a3a1226b5744e430/c.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