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规模壮大 重点产业支撑有力

来源: 滚动播报   发布时间:2025.08.20

上半年邯郸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新兴产业规模壮大 重点产业支撑有力

7月18日,河北运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组装风电机组。 周景泽摄

7月18日,河北运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组装风电机组。 周景泽摄

6月20日,位于复兴经济开发区的河北帕克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内,工人对产品进行检查。 聂长青摄

6月20日,位于复兴经济开发区的河北帕克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内,工人对产品进行检查。 聂长青摄

□陈 正 刘峥岩

今年,邯郸市加快推动钢铁、焦化、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健康、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优化完善企业服务机制,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超过全省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规模壮大,重点支柱产业支撑有力。”邯郸市统计局副局长桂喜民介绍,上半年,邯郸市发挥工业经济基础强、韧性强、创新活跃的优势,大力落实“两重”“两新”政策,钢铁、装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推动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加快转型

实施四大行业3年行动计划

8月11日,中普(邯郸)电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一卷卷银灰色无取向硅钢钢带匀速滑向卷取机。无取向硅钢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超/特高压变压器的关键功能性材料,该项目填补了邯郸无取向硅钢的生产空白,4月18日正式投产以来,产量从首月的3500吨攀升至6月的2.5万吨。

近年来,邯郸聚焦钢铁、煤炭、焦化、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四大行业3年行动计划,逐产业明确转型路径,利用既有产业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上半年,该市钢铁、焦化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9%、23.6%,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钢铁行业加快向材料级转型。该市支持企业开发硅钢、超纯铁等高品质特殊钢和材料级产品,打造国内一流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上半年,该市组织开展高校钢铁科技成果发布暨技术对接会、2025(第二届)钢铁绿色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通过融合先进技术、调优产品结构,推进钢铁行业实现转型升级。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研发生产抗拉强度1500兆帕、厚度1.0毫米的极限薄规格耐腐蚀冷轧热成型钢,实现国内首发;普阳钢铁高韧性矿卡车轮轮辐钢实现批量供应;邯郸市钢铁企业6个场景入选全省钢铁行业“一图四清单”十大案例,场景数量居全省第1位。

煤炭行业推进智能清洁生产。今年,邯郸市实施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智能化改造,做好煤矸石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推进清峰绿能环保生态墙地砖等4个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探索建立煤矸石综合利用聚集区。

焦化行业突出整合重组提升。该市一方面打造以华丰能源为代表的产业龙头,推动装备升级、链条延伸、氢能运输,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开展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深加工,加快打造全产业链条。今年,邯郸市重点推进总投资39亿元的河北昌益新材料高端炭黑油等8个项目建设,目前涉县德鑫制氢项目一期实现试生产,全市焦炉煤气深加工率达60%。

建材行业实施减量升级改造。该市推动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

建圈强链

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近年来,金大智能创新科技(河北)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台(套)智能机器人(20.480,-0.42,-2.01%)项目、河北运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定制化风电机组项目等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在邯郸市落地。今年,立讯精密(39.900,0.80,2.05%)汽车线束、派瑞氢能产业园等230个项目开工建设,邯郸市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去年,邯郸市印发《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圈强链三年行动方案》,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生态圈20条产业链,强化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激活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今年上半年,该市重点推进的工业和技改项目分别达643个和314个,完成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5.6%和33.8%,均居全省第2位。

今年,邯郸市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实施总投资133.85亿元的27个产业项目,其中中兴汽车项目具备进场施工条件,立讯精密新能源汽车配件项目竣工投产。积极推进机器人产品及应用,该市现有机器人企业33家。上半年,全市机器人产业完成营收5.4亿元,同比增长20%。上半年,该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上拉全市规上工业增速2.1个百分点,成为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主导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推进中船派瑞年产150吨高纯电子气体、中电光谷邯郸智造中心等总投资81.4亿元的14个项目。上半年,该市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0.1%。

生物健康产业围绕晨光生物(13.870,-0.06,-0.43%)、五得利面粉、邯郸制药等龙头企业,实施总投资74.2亿元的36个重点项目,壮大产业规模。

新能源产业推动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创新航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签约落地。该市重点围绕动力及储能电池应用场景开发、风光储等新能源开发应用、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

上半年,邯郸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2.5%,明显高于全部投资增速;规上工业新能源发电量1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5%。

升规入统

推动规上工业企业“三量齐升”

今年,邯郸裕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料煤盘库迎来新变化:以往人工目测估算库存需要数小时,如今“一键盘点”仅需15分钟。效率提升的背后,是企业推进“5G+”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建设,引进毫米波雷达设备,实现原料煤精准盘库,准确率超过98%。

邯郸市将数字化改造作为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实施企业数字化诊断专项行动,“一企一策”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推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破解企业“不敢转、不会转”问题。截至目前,该市完成1300多家规上企业的数字化诊断。

强化企业升规入统,做大工业总量。该市建立新建投产企业、小升规企业两个入统培育库,开展市县联动精准帮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惠企政策落实,推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尽早达规入统。今年上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4家,其中新建投产企业11家。

精准招商、调旧育新、培育行业“领跑者”,构建从项目招引开工到投产达效、新增入统的全链条工作机制,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体量、质量“三量齐升”。去年以来,该市入统新建投产企业57家,新彭楠焦化、中普电磁材料、陆捌金属线材、武洲新材料等企业实现达产满产。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该市通过优化“7+N”企业流动服务团工作机制(即以工信、科技等7个部门为主体,所有涉企部门协调联动开展企业帮扶工作)、深入开展“10万学子进邯郸”行动,化解融资贷款、高端人才招引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助力企业实现产能提升和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该市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单位49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2家,其中新材料领域同比增加43家,有力带动了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长。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8-20/doc-infmqmnq06941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