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周坚红: 10年1000多场公益讲座 守护乡村女性健康

来源: 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5.08.20

“40岁之前,我几乎不怎么说话,整天就是看门诊、做手术。后来慢慢学着开口,现在不仅要自己讲,还要带着团队一起,把艰深的医学知识转化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三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周坚红这样描述自己的转变。

作为我国妇科内分泌领域的权威专家,周坚红从医37年来,为40余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为2万余名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而如今,这位曾经与手术刀相伴的“寡言医者”,已成为行走的女性健康知识传播者。

近十年来,她利用业余时间进山区、下海岛,完成了1000多场科普讲座,现场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次。她参与创建的18个名医工作室,培养了300多名基层妇科医生和500多名科普讲师,将女性健康知识普及到各地。

2025年“中国医师节”,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最美医生”名单,周坚红位列其中。

周坚红开展公益讲座。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供图

周坚红开展公益讲座。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供图

周坚红的转变始于2010年。当时,她在全省率先开设了更年期内分泌门诊。接诊过程中她注意到,许多女性正因更年期综合征,经历着生理和心理困扰,甚至影响家庭和工作,但这一病症的公众知晓度却非常低。

“因为患者缺乏医学常识,很容易相信非专业人士的建议,而且往往难以描述清楚身体状况,导致问诊效率很低。”于是,周坚红开始“攒”患者。她记录下问诊人的姓名、联系方式,每积累到30至50人,就会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为她们做一次公益讲座。

渐渐地,周坚红发现,她的更年期门诊已经需要秒杀才能抢到号,慕名邀请她为女职工做公益讲座的单位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城市女性开始重视更年期健康,而农村地区仍是一片空白。

“农村女性对更年期认知浅,更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为此,周坚红开始将科普阵地转向乡村,每年的送医下乡也成了雷打不动的约定。

一次,周坚红到绍兴新昌门诊,69岁的陈女士听说后,特意穿着红色大衣、戴着红色帽子,早早地等在诊室门口。

“我这次来就是看一个远道而来的恩人,让她瞧瞧之前那个抬不起头的老太婆,现在多么精神。”陈女士被更年期疾病折磨了十多年,内心的苦闷无法向丈夫、儿子倾诉,一度深受抑郁困扰。

直到听了周坚红在当地的一场科普讲座,她才下定决心找专家治疗,“如果不是周主任,我肯定要在痛苦里煎熬后半辈子,听了讲座才知道原来我的毛病是能治的!”陈女士说。

这样的故事,在周坚红的行医路上不胜枚举。

周坚红走进兰溪开展公益讲座。省妇保供图

周坚红开展公益讲座。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供图

如今,周坚红的义诊和科普工作已不仅限于浙江,还深入广东、广西、四川、新疆、青海、西藏、福建等地。2016年3月,周坚红组建更年期“花样年华”健康科普讲师团,目前已吸纳全国各地科普讲师500余名。他们深入乡村田野、海岛山区,每年开展上千场健康科普活动,年均直接受益人数达10万余人。

持续多年的公益科普,让周坚红“红”了,邀请她为女性做公益讲座的组织机构越来越多。她的线上科普课中,许多单条浏览量超过百万。

“我下周复查的号挂不到,可以帮忙加号吗?”“这个药的吃法我忘记了,您再指导下。”“最近睡眠很差,也没有力气去锻炼,是不是要调整下方案?”在周坚红的社交账号里,有500多个科普公益交流群,每个群里除她本人外,还有三到五人的团队帮助群友答疑解惑。如今,科普公益交流群的总人数累计达20万。

“周老师既是名家,也是‘网红’,更是我们的贴心大姐。”一位曾经被诊断卵巢早衰、无法怀孕,后经过周坚红治疗,成功生育两个孩子的80后患者徐女士说。

从原本的内向不善言谈,到如今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周坚红坦言,这是公益带给自己的力量。更让她欣喜的是,在出门诊时明显感受到,女性越来越重视更年期健康。

如今,周坚红即将迎来花甲之年,她坦言:“守护女性健康是我的使命。只要我还讲得动,我会一直讲下去!”(王丽玮、程晓薇)

http://zj.people.com.cn/n2/2025/0820/c186327-41327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