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里学子助力宁海上屋基村乡村振兴

来源: 鲁网   发布时间:2025.08.21

在“千万工程”实施二十二周年之际,浙江万里学院创业训练营师生团队赴宁波市宁海县岔路镇上屋基村开展沉浸式实践调研,聚焦覆盆子产业创新发展,以青春智慧赋能乡村“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这不仅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生动体现,更是产学研合作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鲜活案例。

图1 上屋基村村委会合影

上屋基村素有“王爱山第一村”之美誉,作为徐霞客国家山地公园的重要节点,这里保留着石墙木构民居、明代古树群等历史遗存,更拥有梯田、竹林古道等特色生态景观。村庄主导产业以覆盆子、金桃种植为主,但长期面临鲜果低价销售、深加工率低等痛点。

在村委座谈会上,上屋基村党支部书记王家修介绍了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团队寄予厚望:“‘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我们村迎来了蓬勃生机,希望同学们带来创新思路,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师生们结合前期调研,针对鲜果低价销售和深加工不足的痛点,提出以数字化赋能为核心的解决方案。王书记勉励团队秉持“自找苦吃”的精神,深入基层,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果。

图2 会议室开会

调研期间,团队分阶段走访村落,考察覆盆子种植资源、基础设施、徐霞客遗迹及生态景观,深入分析产业发展规模、深加工瓶颈及文旅开发潜力。师生们重走徐霞客古道,感受生态价值,走进农户收集第一手资料,为乡村振兴方案提供坚实支撑。

图3 实地调研

当地政府高度评价项目成效,认为其通过“区块链溯源+液氮速冻”技术创新,结合文旅融合,助力村庄纳入乡村振兴重点推广项目,并建议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造可复制的山区产业振兴样板。

万里学子在上屋基村的实践正是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是新时代青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诠释。从会议室的头脑风暴到田间地头的踏实调研,团队用行动践行乡村振兴的青春担当。校地合作将持续推进,为上屋基村覆盆子产业注入新活力,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更多“万里经验”和“宁海力量”。

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508/20/WS68a58d0fa3104ba1353fdd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