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20日电(记者潘清)作为具有影响力的科创融合与跨界交流平台,“好望角科学沙龙”20日邀多位中英科学家汇聚上海,共同探讨两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经验。
来自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英国高校的20余名青年学者,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的部分学者,以及科技投资和成果转化界代表参与了当日的“好望角科学沙龙”中英科技成果转化专场活动。
香港科技大学太空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联合院长高扬以《用于空间可持续探索开发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为题,分享了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空间机器人领域应用的看法。
“太空轨道上有非常广泛的空间机器人应用场景,比如太空垃圾收集、在轨卫星的维修和回收、太空望远镜的组装等。”高扬说,很多空间技术在地面上也拥有应用场景,包括采矿、核电和公共事业等方面。
20日在上海举行的“好望角科学沙龙”上,香港科技大学太空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联合院长高扬分享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空间机器人领域应用的看法。(主办方供图)
伦敦国王学院人工智能与数字口腔健康副教授李云鹏、爱丁堡大学信息学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所金融计算和风险建模教授马铁军分别聚焦“AI+牙科”“AI+金融”话题,通过项目介绍展示了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
马铁军透露,过去5年爱丁堡大学每年举办投资者与创新者的合作研讨会,邀请数百名投资者、高校学者及学生参加,并基于这一系列活动孵化了150多家苏格兰创新企业。爱丁堡金融创新中心整合了计算机学院、数学学院和商学院资源,分别推动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和商业化考量。
作为活动发起方,中科创星是专注于硬科技创业投资与孵化的专业平台。创始合伙人米磊博士在活动现场分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西光模式”。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第一笔资金”缺失的难题,通过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构建“一院所+一基金+一平台+一园区+一智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有效解决科技企业“从种子到大树”的科技服务全要素需求问题。
中科创星(上海)高质量孵化器正在实践的“超前孵化”和“深度孵化”模式,也引起了与会嘉宾的浓厚兴趣。据介绍,“超前孵化”从原理和论文阶段介入,支持科学家开展原理设计与概念验证。“深度孵化”则参与团队组建、产品研发和商业运营,实现“PI(学科带头人)-IDEA-IP-IPO”的全过程孵化。
“好望角科学沙龙”由中科创星、东壁科技数据、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共同主办,持续聚焦人工智能、光子科学、量子计算、核能、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探讨技术趋势、国际合作、人才需求、生态构建和产学研协同等话题,促进硬科技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为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http://sh.news.cn/20250821/6aee22c213ad4edbb0cffb68f153cabd/c.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