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一叶轻舟,穿行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目之所及,树绿花繁,鸟飞鱼跃,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
这片如诗如画的湿地天堂,也曾历经沧桑。那些见证过西溪湿地“前世今生”的人们至今记得,曾经的高密度养殖、生活垃圾、工业污染……让这片千年湿地一度在过度开发中奄奄一息。
转机出现在2003年。这年9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支持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从那时起,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引水入城、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物治理……这些年来,“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在西溪湿地走深走实。
从凋零到重生,西溪湿地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生态之春。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考察时强调:“水是湿地的灵魂,自然生态之美是西溪湿地最内在、最重要的美。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
白鹭翩跹的野趣与城市文明的律动相得益彰,这片水网交织的生态秘境,不仅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画卷,更凝聚着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承诺。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