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非遗,硕果盈枝:11个子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6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3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传统工艺工作站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1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87人……这些数字,正是湖北非遗鲜活传承与生动实践的有力注脚。
湖北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
三峡云霞浸染天际,长江之滨盛宴启幕。5月30日至6月1日,湖北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宜昌举行,以“知音湖北 非遗焕新”为主题,通过舞台展演、市集展销、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非遗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为公众打造一场沉浸式文化盛宴。
近年来, 荆楚大地持续深化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践。五彩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雄奇秀美的锦绣山河交相辉映,共同铺展出一幅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时代画卷。
时清日复长 端午节里的“非遗盛宴”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草菖蒲……作为我国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节日,人们以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共度端午佳节。
http://www.xinhuanet.com/travel/20250605/4ebc3e9f7d0b4c1ab6be5d05f67fad2c/c.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