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0日揭幕以来,“苏超”迅速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关注的焦点。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热度不断攀升,第三轮比赛观众场均达到15025人,比第一轮翻了一番,超过了中甲联赛的上座率。徐州、盐城的主场观众均超过2万人。
在网络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还引发了“造梗大赛”,每场比赛都伴随着各种有趣的梗。这种文化现象加上城市荣誉感推动了“苏超”的热度不断上涨。在经济方面,“苏超”爆红后,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流量,相关概念股如金陵体育和共创草坪连续三天涨停。
“十三太保”是江苏各市良性竞争的一个缩影,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亮点和特色,适合足球运动的发展。江苏省足球运动协会副主席王小湾表示,江苏各个地方一直处于良性的竞争中,这种竞争形成了强劲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城市历史文化底蕴。足球与地域特色、人文旅游紧密结合,放大了城市文旅的经济效益,让各地的独特文化出圈。
2024年,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城市GDP前80名,其中苏州位居第六,南京第十。常州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成为江苏第五座GDP超万亿的城市。江苏也成为全国GDP万亿城市最多的省份。此外,江苏的县级经济也非常突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占据多个席位,昆山连续20年居首位。
从人口分布来看,江苏13个设区市的市域人口全部超过300万,城区人口规模方面,有11个城市超过100万人,进入大城市行列。城市发展较为均衡。
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指出,江苏以平原为主,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人口密度大,历史文化深厚,形成了多样化的地域文化。“苏超”背后的“造梗大赛”表面上是球迷之间的调侃,实际上却是城市间的相互展示与营销,强化了江苏作为经济、文化、体育大省的共识。
“苏超”红火不仅带动了文旅产业,多地趁势推出景点门票减免和美食活动,美团旅行数据显示,端午节后,江苏省内景区预订同比增长305%。
“苏超”的成功也带来了更多思考。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体育娱乐的需求增加,优质体育赛事供给仍有提升空间。我国虽然拥有中超、中甲等职业联赛,但很多省份缺乏足够的职业球队。大量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大型体育场使用率不高。“苏超”更好地利用了这些场馆,提高了群众的体育参与度。
“苏超”的火爆对足球普及也有积极影响,提供了职业球员和青训球员的新通道。金汕认为,这样的赛事可以提高中国足球的普及率,为年轻球员提供展示平台,有助于提升中国足球水平。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随着经济基础的增强,其他省份也有潜力发展类似的赛事。
https://3g.china.com/act/news/10000169/20250606/48431710.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