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5日8时20分,随着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首发专列缓缓驶离阿拉木图站,为期一周的“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画上圆满句号。这场跨越3600公里的文明对话,以“文旅体融合”为纽带,通过十余项丰富多彩的沉浸式活动,让哈萨克斯坦民众深度感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中哈两国人文交流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自5月31日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首发专列成功抵达阿拉木图后,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随即展开。交流周以盛大的“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首发开行欢迎仪式暨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开幕式”拉开帷幕;在人文集市上,由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精心挑选的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惊艳亮相:关中秦腔戏剧脸谱的浓墨重彩、秦派内画的方寸乾坤、西安剪纸的精巧灵动、木版年画的喜庆祥和、缠花的细腻柔美,唐流彩的斑斓流动,牢牢吸引了众多阿拉木图市民驻足欣赏与互动体验,成为当地市民感知中国非遗的窗口;文博考古交流活动则通过“丝路来风”摄影展、考古现场考察及主题讲座三场主题活动,多维度展现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与时代风采,生动讲述了沿线国家城市交流互鉴的故事,有效唤起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体育座谈会和青少年足球友谊赛中,双方以球为媒,不仅增进了中哈青年间的了解与友谊,更拉近了运动员间的距离,成功搭建起双边沟通与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
此外,交流周期间还成功举办了中医药文化宣传专场活动、妇女企业家交流会等,从不同领域深化了西安与阿拉木图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市文化旅游体育商贸深度融合。
阿拉木图市副市长阿扎马特·别斯肯皮罗维奇在活动中表示,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的开通,是落实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倡议的有力举措。他强调,此次交流周对于扩大双方文化与经贸交流、提升游客流量、巩固阿拉木图作为哈萨克斯坦主要旅游中心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人文旅游专列的返程,此次交流周圆满落幕,但其播撒的文化交流种子与搭建的友谊桥梁,必将持续促进中哈两国民心相通,为未来更广阔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http://www.sn.xinhuanet.com/20250606/128ed1e452014d8d974afd2bc1e8cdc3/c.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