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遍地金黄。眼下,山东6000多万亩小麦正自南向北、由西向东陆续成熟收割,一幅忙碌的丰收画卷在齐鲁沃野间铺展开来。
在潍坊市临朐县辛寨街道古城村,种粮大户赵启龙承包的500多亩麦田里,两台收割机正在金色麦浪中轰鸣穿梭。为抢抓农时,即使到了晚上,收割机仍开足马力“挑灯夜收”。“电力员工来得很勤,不用担心用电问题。”赵启龙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为服务“三夏”生产,国网临朐县供电公司成立麦收保电服务队,加大对涉农供电设备、线路巡视检查频次,与种粮大户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帮助排查用电设备安全隐患,确保用电安全可靠。
在东营市广饶县李鹊镇,十几台电动无人驾驶收割机高效作业,行进速度比传统农机提升30%,行距误差控制在4厘米以内,粮食损失率低于1%,展现出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图景。
“农机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手机端设定参数后,就能实现自主作业。”广饶县瀚翔家庭农场经理李建亭说,无人化作业的背后是物联网传感器、AI算法与电力基础设施的深度协同。当地供电公司为其制定了“智能电网+农业”解决方案,升级改造10千伏线路2.3公里,部署智能台区监测装置,构建起毫秒级响应的电力数据传输网络,保障了自动化农机连续高效运转。
金色麦浪深处,电力员工的绿色身影格外醒目。在临沂市临沭县,供电公司员工深入田间地头,耐心向农机驾驶员和农户讲解安全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注意事项,提醒驾驶员在操作大型农用机械时避让电力设施,避免发生危险。
国网临沭县供电公司员工在田间地头开展麦收期间保护电力设施宣传活动。(受访者供图)
小麦收获后,烘干的效率与质量,也是丰收链条上的关键一环。在济南市平阴县农丰粮食专业合作社门前,满载新收小麦的农用车络绎不绝,6台烘干设备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为帮助合作社降本增效,国网平阴县供电公司运用专业系统,为合作社生成详细的能效分析报告,并结合分时电价政策,建议合作社将粮食入库前的杂质清理、水分初检等低耗能工序,安排在峰电时段进行,部分高耗能工序安排在谷电时段。
“电力满格”麦飘香,“齐鲁粮仓”好“丰”光。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力部门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助力“丰收在田”变“丰收在仓”。(记者陈国峰)
https://www.news.cn/gongyi/20250612/b6d07cd791014af39f3be7dca6963d0a/c.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