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记者姜鹏)2025年6月10日,定位为“丰田超感时空舱”的一汽丰田bZ5正式上市。新车首推550 JOY、550 PRO、550 PRO智行版、630 PRO版共计4个版本,售价分别为12.98万元、13.98万元、15.98万元、15.98万元(含厂家政策)。
(厂商供图,央广网发)
据悉,bZ5是丰田RCE体制下,一汽丰田第一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全新产品,是丰田本土化战略的起点车型。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修惠在发布会上表示:“bZ5是一汽丰田在新智电时代给出的产品新方案、合资新答卷。”
作为一款继往开来的产品,bZ5也将是一汽丰田开创智电时代“合资新力量”的关键产品。
具体看各个车型,其中入门版的550 JOY拥有CLTC 550公里续航,以及电机200kW的大功率,智能座舱采用了15.6英寸中控大屏,5G手机映射上车,可通过AI语音控制。舒适配置进行提升,1.44平米全景天幕带来宽阔视野,3300瓦V2L外放电功能变身移动电站,PM2.5+CN95空气过滤系统保障车内空气清新;外后视镜加热折叠、无钥匙进入等实用配置均配备。智能驾驶辅助方面,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智能摄像头等硬件上车,还搭载了丰田TSS智行安全的10项安全驾驶辅助功能。
主销车型之一的550 PRO则将安全性推向极致。尤其是搭载的车内生物监测系统,可实现全车监测,孩子遗忘在车内,在10秒内就会启动双闪和鸣笛提醒,5分钟内会自动启动空调,并通过手机 APP 通知用户。
除了安全性,550 PRO的升级是全方面的,搭载了21英寸超大轮毂配上LED前贯穿式示廓灯;多层隔音前挡风玻璃搭配镀银+Low-E涂层的全景天幕,不仅带来通透的视觉享受,更能隔绝紫外线、红外线。
智能座舱再加码,15.6英寸中控大屏,支持200多个APP,导航、追剧、办公、购物一应俱全。数字钥匙+FACE ID面容识别解锁提升科技感,TSS智行安全再增PKSB智能泊车辅助等7项安全驾驶辅助功能。
舒适配置更丰富,皮质座椅触感细腻,副驾电动座椅6向调节,前排座椅加热,后排座椅扶手带杯托设计,真皮方向盘提升质感。256色氛围灯随心切换,前排手机无线充电随放随充。
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方面,新车拥有5个毫米波雷达、6个超声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PVM全景监控系统360°无死角监测车辆状态。
另一主销车型550 PRO智行版则强化智能驾驶辅。新车搭载了由Momenta5.0城区辅助驾驶系统+TSS智行安全合力构筑的Toyota Pilot智能驾驶辅助,覆盖城区、高速以及泊车的全路况。
550 PRO智行版硬件配备了1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4个侧视摄像头,2个前视摄像头,1个后视摄像头,1个疲劳监测摄像头;驾驶员运动脱离监测中的脱手监测采用电容感应方向盘技术,比普通的扭力感应更精准;高精定位单元让导航几乎0误差。
第四个版本630 PRO,专为热爱长途旅行的用户而来,该版本续航再增加80km,长途出行没焦虑;同时还有更多贴心设计,如长途出行后备箱使用率高,带位置记忆功能的电动尾门。
此外,四个版本均具备“全角度颜值”,以Reboot为理念,外观设计将未来科技感与运动美学完美融合,追求“第一眼心动”。极致安全性更是贯穿全系车型,碰撞安全实施了远超行业标准的115个严苛工况;全系拥有9个SRS空气囊;电池安全拥有吸能车身、无电外壳、下置集成式冷却器、“绝缘”冷却液、多重电池监测等五重防护;制动安全实现了刹车、驻车、转向和电控的四大冗余。
https://auto.cnr.cn/cz/20250611/t20250611_527205485.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