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部公益课堂里的父亲节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5日电
新华社记者贺小童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热闹的团结路上转弯,便走进一条安静的小巷。这里桑树成荫,鲜花盛开在道路两侧,南疆夏日的燥热仿佛不复存在。走几步,迎面就遇见三三两两跑着跳着“去上课”的孩子们。
走到喀什市西域大道街道西环路社区的教室附近,便听欢声笑语传来。几乎每个周末,社区“家门口的课堂”上都会传来朗朗读书声、热闹歌舞声甚至是学习AI工具时的好奇发问。
“我能为社区做些什么?”这是毕业于广州南方学院英语专业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李泳姿走访社区时一直思考的问题。
去年10月,她和当地社区合作在周末和假期设立公益课堂,为社区学生辅导功课,同时开展美术、文化、音乐等活动。如今,公益课堂已开设40期,有不少学生自愿前来。
6月14日,在喀什市西域大道街道西环路社区公益课堂上,西部计划志愿者李泳姿(左一)为学生辅导功课。新华社记者 贺小童 摄
这个周末的课堂有些特殊,喀什市第十小学驻村工作队成员郭美莲老师步入教室时,手上拿了不少美术工具,还有一个别出心裁的衬衫形折纸。
“父亲节到了。”郭美莲笑着说,“我们来写一封信,把想说的话写在亲手制作的贺卡上吧。”
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孩子们争着挑选喜欢的卡纸,跃跃欲试。
“我的爸爸平时卖瓜果很辛苦,所以我要做两个给他。”5年级的阿伊提拉在志愿者老师的帮助下,三下五除二就叠好了两个整齐的衬衫形贺卡。
“爸爸,我很想你。”喀什市第三十六中学小学2年级学生买买提江·赛皮丁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将祝福语藏在贺卡的“领带”下,而是将思念写在了贺卡封面上。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察,由于在异地工作,很少回家。
“希望能和爸爸天天在一起。”买买提江低下头,神情有些低落,但似乎又想起什么抬起了头,“将来我也想当警察”。
“我们结合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策划主题活动,寓教于乐。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在学习之余获得更多心灵上的温暖陪伴。”已在公益课堂任教数月的郭美莲说,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6月14日,在喀什市西域大道街道西环路社区公益课堂结束后,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新华社记者 贺小童 摄
学生家长米克热木·仙木西丁说,公益课堂解决了社区内多户家庭“家长没时间、没能力”辅导孩子功课的问题,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丰富生活。
“期待下一周的课堂!在这里能够高效完成作业,还能放松心情。”阿伊提拉开心地说,自参加公益课堂以来,自己的英语成绩提升了十几分,进入班级前三。
走出教室,西环路社区办公楼大厅的墙上挂着孩子们的古风画作、端午节的手工折纸龙舟,天花板上吊满了老师和孩子们手写的花灯谜语。
李泳姿表示,奔赴西部投身教育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如今完成街道工作的同时,她几乎每周都来公益课堂辅导,希望借此平台为孩子们展示更大的世界。
数据显示,自2003年起,已有5.5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新疆。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发布的信息,中国2025年将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出台新一轮支持政策,稳定招聘规模,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人员数量,鼓励更多青年奔赴西部。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50616/1b782c8b51f24ff2b4254d7d1d052af7/c.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