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6月17日电 (记者葛俊俊)6月17日,宝山区2025年度“人文城区”品牌发布暨文旅商体展重点活动宣传推介会在区文化馆报告厅启动。本次推介会升级推出58个“人文城区”品牌项目与44项文旅商体展重点活动,并宣布建立宝山区文旅商体展联动工作机制。这标志着宝山“人文城区”建设迈入系统化升级、品牌化运营的新阶段。
宝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宝国在致辞中指出:“宝山这座从百年通江达海港口蜕变而来的城市,如今正以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姿态,承载着‘五个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迈向‘人文城区’建设的新征程。”
从“施工图”到“实景画”,
“人文城区”建设触手可及
2024年发布的《宝山区“人文城区”建设实施方案》和指标体系,以5大行动、15项重点工程为骨架,勾勒出宝山“人文城区”建设的清晰“施工图”。2025年的“人文城区”建设则锚定焕新特色品牌、实现迭代升级,提升可感可知的目标,着力构建品牌矩阵。具体而言,通过推进58个“人文城区”品牌项目,举办44项文旅商体展重点活动,将规划蓝图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实景画”。
劳模工匠宣讲
大学生宣讲
——以精神引领厚植城市品格。通过“三全六讲”党的创新理论大众传播、“思政红课堂”、“宝山初心征程”党员教育实践等项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破圈”传播;“第一枪、第一桩”红色文化传承深挖红色资源、“宝善+”道德模范培育弘扬时代新风,将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具象化为市民可学可做的身边榜样和实践活动。
——以文化空间焕活城市记忆。“一墙美术馆”“‘谊’墙艺廊”等小微空间巧妙变身街头艺术展厅,将艺术送到市民家门口;“淞益磁场”“韵聚美庙地”更新提升群众文体活动阵地能级,极大地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半径,让文化浸润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以特色IP打造沉浸体验。“吴淞口空中剧场”依托滨江独特区位,致力于打造震撼的视听盛宴和现象级文化地标;“跟着赛事来旅行”创新性地串联运动激情与城市深度探索;“罗朵朵”等深挖本地文化基因的特色IP,推动本地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消费、可沉浸的文旅新体验。
——以多元场景激活生活美学。“箱集音乐节”的动感音符、“农民丰收节”的乡土情怀、“首届宝山宠物文化季”的生活趣味,共同编织出层次丰富、覆盖广泛的城市文化图景,让美育修身自然融入市民生活日常。
“一业兴、百业旺”,
联动共筑发展新引擎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立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感受度,充分挖掘区域独特的文化基因,宝山区正探索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新为驱动、以融合为路径的城市发展新范式,通过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城市文化,让宝山成为一座鲜活有趣、韵味独特、让人心生向往的文化之城。
推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是宝山区建设升级版“人文城区”、激发消费潜力的核心路径与战略选择。
此次发布的44项重点活动,正是通过主体跨界、业态重组、要素集成,着力构建“一业兴、百业旺”的融合发展生态,将文化魅力、旅游活力、商业潜力、体育张力汇聚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此次宝山成立区级层面文旅商体展联动工作机制,高效构建起“联席会议机制、信息资源共享、宣传推介联动”三大协同机制,为跨界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组织支撑。
聚焦“节庆经济”“赛事经济”“谷子经济”,精准发力推出系列“文化+、旅游+、商业+、体育+”活动。如“上海樱花节”“上海邮轮文化旅游节”巧妙融合邮轮文化、工业遗存、吴淞创新城等大IP,提升品牌叠加效应;“战FUN 宝山”、“境享当夏”WEEKEND超霸赛等群众性赛事品牌则持续升温全民健身与消费热情,打造城市活力新名片。
国际帆船赛
近年来,宝山积极争取更多国际级、国家级、市级活动和赛事入驻,引入“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国际帆船赛”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能级赛事,并结合“吴淞口论坛”“长滩艺术节”“港口音乐会”等文化交流展演活动,塑造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此次宝山推出58个精心培育的品牌项目与44项深度融合的重点活动,不仅是宝山2025年“人文城区”建设的行动指南,更是宝山迈向国际大都市主城区的坚实足迹。
http://sh.people.com.cn/n2/2025/0617/c134768-41262693.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