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上庄乡康营村的蓝莓园里紫浪翻涌,一簇簇饱满的蓝紫色果实挂满枝头,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分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采摘的人群中,村党支部书记张旭亭正穿梭指导——这颗小小的蓝莓能成为"致富果",背后是康营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走进康营村蓝莓园,标准化种植区整齐排列,滴灌系统与防虫网构成现代农业图景。“我们引进了优质品种,采用有机肥培育,物理防虫保障果实绿色安全。”康营村蓝莓果园负责人张茁介绍道。技术赋能下,蓝莓亩产量达600斤左右,每逢采摘季,村民们在蓝莓园里穿梭,将蓝紫色的“致富果”化作增收的底气。
产业振兴不仅在于“种得好”,更要“卖得俏”。康营村构建起“鲜果直销+电商平台”的全链条模式:“线下”与大型商超签订直供协议,“线上”通过直播带货让蓝莓走向全国,滞销难题迎刃而解。同时,以蓝莓资源为依托,与研发公司进行合作,开发出蓝莓罐头、果酒等多款产品,将鲜果保鲜期延长至半年,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
此外,在“蓝莓经济”催生出的文旅新形态里,设立有“党员志愿服务岗”为游客提供采摘指引。每逢周末,佩戴红袖标的党员志愿者穿梭在果园中,既当讲解员又做安全员,让“卖风景”的乡村旅游更有温度。村民笑谈:“党支部指路子,党员带头干,我们跟着干就有奔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据介绍,上庄乡将整合产业链各环节资源,推动品牌建设与标准统一。从土地流转到技术攻关,从市场开拓到文旅融合,康营村的“蓝莓故事”里,“党建红”始终是引领“蓝莓紫”的核心动能,正驱动着乡村振兴迈向更具活力的新高度。(图/杜明 李奥)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06/17/WS68512418a310205377038970.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