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是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日。为进一步强化非法金融活动源头防控,提升社会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新疆在乌鲁木齐市国际大巴扎景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活动。
2025年6月15日,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乌鲁木齐市委金融办工作人员向市民和游客宣传金融防诈知识。孙振嵩摄
本次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日活动由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兵团党委金融办主办,乌鲁木齐市委金融办、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政府、中国银联新疆分公司承办,自治区银行业协会、保险行业协会、证券行业协会、典当行业协会、小贷及融担行业协会协办。活动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通过“线下舞台+线上双语直播+全点位宣传”等多元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相关知识。
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吸引群众强化宣传的同时,活动现场还设置了29个展点,通过展板展示、资料发放等方式,结合自身领域特点开展针对性宣传。各单位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解答咨询,详细讲解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通过真实案例分析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的骗局,引导群众树立理性投资观念。据统计,现场活动吸引了数千名群众参与,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
非法金融活动多以高收益为诱饵,巧设名目,制造噱头,破坏金融秩序,欺骗迷惑社会群众,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极大社会危害性。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战场上,金融机构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新疆金融监管局在持续强化对非法金融活动打击力度、扎实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的同时,积极指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不断强化针对性靶向性宣传教育,提升公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新疆金融监管局充分发挥县域监管机构下沉优势,全辖14个监管分局和62个金融监管支局协同作战,多维发力,构建防非宣传网络。通过统筹谋划、创新形式、多措并举,指导地方金融机构以进乡村、入园企、下田间等方式,深入人民群众,提供通俗化、接地气的防范非法金融知识。联动发力,奏响防非“最强音”,打通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让防非意识深入人心。
在各地防非打非牵头部门以及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强化对非法金融活动打击力度、扎实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的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积极响应和支持,不断强化针对性靶向性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提升公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据参加本次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日活动的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工作人员介绍,该行通过持续的专题培训,将每一位员工打造成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前哨”,在日常业务中及时识别、有效处置潜在风险。同时,该行还举办了数千场“走出去”的特色宣传教育举措,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精准化的金融知识服务,包括在社区开展养老领域非法金融活动防范讲座,帮助老年人识破“养老项目投资”“以房养老”等骗局,在学校普及网络借贷、虚拟货币等新型非法金融活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融观等。通过覆盖数百万人的特色宣传教育,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切实将包括“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在内的金融知识持续送到群众身边,取得显著成效。
交通银行新疆分行展台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新疆特色宣传物料、现场讲解、互动游戏问答等多种形式,向来往群普及防范非法集资相关知识。据工作人员介绍,在深化内控体系建设、提升全员风险责任意识的同时,交通银行新疆分行还组织多元活动,激发多方力量参与共治,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开展企业行、校园行、社区行、市场行等特色宣传活动,切实将防范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宣教工作做细做实。据悉,今年以来,交通银行新疆分行已经先后举办了元旦、春节期间的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教育、反洗钱宣传新春进万家等六项大型宣传活动,对于提高公众防范非法集资风险意识,强化防范非法金融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5年6月15日,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工作人员和市民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栏前拍照。孙振嵩摄
乌鲁木齐银行的展台也吸引了大批群众。据了解,该行在持续强化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出防范金融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的交易平台,每天以“系统+人工”模式,通过数据模型识别账户资金交易的风险程度,在把高风险交易及时上报监管部门的同时,也积极与客户进行沟通,及时帮客户挽回损失。据悉,从去年至今,该行已成功预防了3起非法资金交易,为客户挽回了重大经济损失。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针对当前的打非形势,近期召开的2025年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全体(扩大)会议暨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推进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扛起防非打非政治责任,全面强化防非打非全链条治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本次会议同时要求,要进一步健全防非打非工作机制,坚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着力提升齐抓共管工作效能。要有序压降存量风险,全力破解处置难题,持续巩固提升成果,扎实推进专项行动顺利收官。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口,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健全行政处置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持续深化综合施策源头治理。
当前,新疆非法金融活动风险持续收敛、总体可控。但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存量风险暴露压力仍然较大,增量风险反弹压力不容低估,防非打非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接下来,自治区和兵团金融监管局、银行业协会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将聚焦风险易发多发领域和重点易感人群,加强以案示警、以案说法力度,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系列活动,通过“接地气”的方式,准确、通俗地揭示非法金融活动的一般性风险特征,提升社会公众防范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厚植全民防非、主动拒非的良好社会氛围。
http://www.cfgw.net.cn/2025-06/19/content_25136514.htm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社会新闻网”(shehuinews.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社会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国社会新闻网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